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我们和死亡的距离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儿;例如被异物卡喉、溺水、突发心梗等。
5月5日江苏徐州睢宁县一名宝宝在医院死亡,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通报,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1 岁 5 个月大的孩子吞咽异物,家人从其口中抠出半粒带皮南瓜子后送医。医院自身治疗能力不足,在并未以核酸为托词拒诊的前提下,给予吸氧等急救措施,同时不间断六次催促患儿家属转院治疗。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当晚 21 时第一次通知转院起,到第二天 1 时 22 分患儿离院,这四小时内患儿并没有被实施任何转院治疗,期间因时间过长导致患儿最终失去生命体征。
(截图来源微博,侵权删)
孩子吃东西被噎着了,仿佛并不是件多么稀奇的事情。
据《儿童意外伤亡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2500名0-4岁的幼儿因意外窒息而夭折,更多的幼儿因此而终生残疾。
截止目前,意外窒息仍然长期位居5岁内儿童意外身亡的前两位,是国内幼儿意外伤害不可忽视的风险。
导致幼儿易窒息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0-5岁的孩子气管很细,牙齿和吞咽咀嚼功能也尚未完善,喉咙的反射功能还不太健全。
如果食用比较坚硬、黏度高的食物或在进食时逗笑、玩耍,就极有可能阻塞气道,导致窒息。
一、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更易引发儿童窒息?
1、糖果类
说起糖果,这必然是小朋友们的心头爱,无论是软糖还是硬糖对孩子来说都没有抵抗力。但一颗小小的糖果不仅是会诱发蛀牙那么简单,更有可能带来异物卡喉的风险。
2、果冻类
大部分果冻都是由明胶制成,口感上软弹不易嚼,如果不能避免食用此类食物,在小朋友进食时务必要照看好。
3、高黏性食物
常见的如粽子、汤圆、年糕、糍粑等,难以吞咽的同时还会给孩子娇弱的肠胃带来消化压力,所以也应尽量避免给低幼的儿童食用。
4、坚果类
从坚果本身来看,虽然其营养成分比较丰富,但由于口感比较坚硬,对咀嚼力发育不完全的孩子来说无疑会增加卡喉风险,进食时务必要有大人的监督,千万不要边玩耍边吃,更不要在进食时逗孩子笑。
除此之外,像一些个头比较小的水果、带刺的鱼类食物都容易增加孩子的异物卡喉风险,所以父母们常说养娃犹如升级打怪,不得不处处小心谨慎。
二、万一孩子被异物卡喉该怎么办?
一旦发生异物卡喉,正确且必要的急救手段非常重要。
如果此刻孩子的神志还比较清醒,能哭能咳嗽,首先要避免直接用手去抠取异物,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多咳嗽,试图将异物咳出。
如果孩子的神志虽然还清醒,但已在无法咳嗽或者咳嗽无声的状态下,则要立刻采取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
相反,假如孩子已经因异物卡喉而失去反应,此阶段就应尽快展开心脏复苏。
而在进行心脏复苏、人工呼吸之前我们要重点关注患者的口腔内是否有异物堵塞,如果有要先将异物取出后,再进行下一步施救。
另外,小开想提醒所有父母,如果孩子因异物卡喉后在经过咳嗽、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措施将异物排出来了,也必须要尽快到就近的医院去就诊。
因为异物卡喉很可能会因清理不彻底而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是在通过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孩子尽可能降低因异物卡喉而带来的紧急危险。
三、误食异物就医,哪些保障可以赔?
既然异物卡喉在儿童意外事故中占比如此高发,那有哪些保险产品可以赔呢?
答案很明确:意外险!
意外险的常见意外医疗保障责任中,对于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意外事故可提供医疗保障责任。
在有意外险的前提下,如果发生异物卡喉事故,被保险人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可根据条款申请理赔。
例如平安小顽童少儿意外险,除了基本的意外保障责任外,还额外含有因意外误食异物并以此为直接且单独原因治疗,最低可报销5000元,无免赔额,100%赔付,不限社保范围。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身为父母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即便我们再小心也难以逃避意外风险的发生,除了配备必要的儿童保障外,掌握科学的急救方法也尤为重要!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