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退休后去大城市帮孩子带娃,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的常态化「养老生活」。
虽说两代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因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的分歧,但像这些生活琐事大家基本都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唯有一点,让不少长期在异地、老家来回奔波的老年人比较关心:
万一病了在大城市就医住院,老家的医保能报销吗?
虽然可以提前医保备案,一旦突发疾病来不及怎么办?
医保异地备案后,再回老家是不是医保又不好用了,还得再办手续?
这些流程不管哪一项,对于不太熟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都会一头雾水。
好在,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最近关于医保结算又有了新动作:
7月底,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
(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通知》中明确了关于医保异地结算的相关事宜,并将于 2023年1月1日起 正式实施!
具体都有哪些改变呢?别急,接下来小开就来给大家简单汇总一下:
一、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实现备案地与参保地双医保报销政策
目前,关于异地就医备案每个城市的有效期都不太一样,大多数是6-12个月,还有部分城市是4年。
部分城市在完成一次备案后,后续二次入院就医依然有效;但有的城市则要求每次住院前都要重新备案。
备案完成后,后续返回参保地就医看病,通常情况下要提前先去当地医保窗口进行线下撤销备案。
总之一来一回对玩不转互联网的老年人来说,条条框框所带来的感受并不好。
如今,随着新规的发布,医保异地备案有了更加明确的说法:
■ 跨省异地长期备案人员:办理后长期有效,日后可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实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且没有就医次数限制。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临时备案成功后有效期不少于6个月,在备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
换句话来说,以后看病、住院,不管是在「孩子家」(备案地),还是在老家(参保地),医保都能实时结算了。
听完这个解释,是不是瞬间都替咱父母松了口气,这下可方便太多了。
当然,此次新规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
二、外出急诊人员可不用备案
去急诊看病我们都知道一定是突发情况,比较紧急。
按照之前的规定要求住院3日内需完成备案后才可享受医保报销结算;如未在规定时间内备案,将无法进行结算。
有的还要求急诊就医后必须回「原医保参保地」才能报销。
随着明年新规的实施,就不用这么麻烦啦!
新规将急诊抢救费用直接纳入异地就医结算范围,规定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备案。
说白了:万一异地突发急诊,无需备案也能直接用医保结算。
三、支持出院结算前补办备案
这一点也非常人性化,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在这样操作,只不过随着新规的落实,将变得全部统一化。
假如异地就医前没来得及备案也没有关系,新规落地后允许参保人在出院结算前补办完备案手续。
只要出院前完成备案,一样可以享受异地医保报销。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关于异地就医及结算的问题一定会更加完善。
(来源:《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
关于异地就医备案流程,之前小开给大家写过详细的步骤,想要了解的可以戳这里→《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需要知道这3点!》>>
最后,解答一个粉丝之前问小开的问题:
■ 问:异地就医会影响商业保险的报销吗?
■ 答:不会!
作为医保的补充,商业保险通常规定要先用医保结算才能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
如果就医过程中没有先用医保结算,那么后期商业保险的报销比例也会相应降低。
所以异地医保备案就医并不影响商业保险的报销,只要先使用医保卡就医,商业保险的报销比例不会因此而有变化。
像重大疾病保险、寿险这类产品,在报销前也不会涉及到是否使用医保的条件,大家提前了解下。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