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前一阵大家还在担忧「二阳」会不会流行,紧接着就来势汹汹,办公室里空了一大片。
掐指一算,距离去年「首阳」的高峰期,也过去了将近六个月,阳过后产生的抗体,基本上消失的差不多了。
因此,如果第一轮阳的就比较早,或者免疫力稍弱些的人群,就很容易中招。
5月22日,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钟南山院士表示,基于seirs模型预测,我国的第二波疫情4月中旬起峰,5月底会出现一个波峰,感染人数将达到约4000万人/周,而高峰发生在6月底,感染人数将达到6500万人/周。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一周6500万人感染,这就意味着每天就有接近一千万人感染,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有点吓人。
• 二阳和第一波有什么不同?
• 二阳来了,应当如何应对?
• 二阳之后,还要注意这些事情
一、二阳和第一波有什么不同?
虽然都是「阳」,但仔细留意就会发现,这轮感染,和第一轮的感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1、症状相对更轻
从整体上来看,再次感染或者二次感染的人群,无论是原来的奥密克戎毒株的BF.7还是BA.4.5,亦或是现在的XBB,相对症状都要轻。
不仅病程更短、发烧时间更短,发烧的度数也低了一些,而且重症比例也低。
有不少人甚至没有发烧,直接就是腹泻头晕,抗原一测也是两道杠。
当然,也有些症状严重的人,但在二阳大家都轻的趋势下,咬着牙上班,实惨~
2、传播力更强
虽然症状更轻,但不可忽视的是,这轮病毒的传播力更强。
从钟南山院士每周6500万的判断上就可见一斑。
这一波阳的主要流行株是XBB系列变异株,传染性更强,免疫逃逸性也更强。
不过致病力弱了,像去年年底那么大规模的疫情,基本不会再发生,国家也针对XBB研制了好几种疫苗,其中有几种很快能面市。
(点击查看大图)
二、二阳来了,应当如何应对?
尽管再三防范,但这波二阳还是来了,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呢?
1、放平心态,做好防护
小开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放平心态,最好防护。
放平心态自不用说,情绪的好坏,对身体的免疫力有着直接影响。如果该来的躲不过,那就正确面对,无论阳了还是没阳,生活节奏和心理平衡都不要被打乱。
而做好防护,首先是口罩该戴还是要戴,外界病毒回升,体内抗体减少,再怎么也是场生病,能不得还是尽量别得。
其次则说的是一种防护意识,除了做好身体上的防护,平日的风险防范意识也不能少。
就像商业保险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托底」,它可以用不上,但不能没有,它的作用就是避免风险来临时的沉重打击。
2、规律作息与饮食,提高免疫力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一定看谁跑得最快,却一定要看谁跑得最久。
在特殊时期,健康与免疫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次二阳之初就感染的小伙伴,很多就是免疫力相对较差,因此更易中招。
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才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
3、科学就医
虽然这波二阳普遍症状轻,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每个人体质不同,症状也各不相同。
如果持续高热不退,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还是要及时就医,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三、二阳之后,还要注意这些事情
1、持续防护不松懈
未阳也好,阳过也罢,都要做好持续的防护,不要降低防控标准,避免人多密集场合,注意保持社交距离。
据了解,有2种针对XBB的疫苗即将面世,如果是免疫屏障比较脆弱的高危易感人群,可以考虑接种疫苗。
2、及时做好身体检查
和一轮「阳过」一样,「二阳」之后,恢复期也要格外注意。
居住环境做好消杀、补充营养、规律作息,都是有必要的。
另外,临床表明,部分患者在感染后期或转阴1-2周后,会出现心率增快、心肌标志物显著增高的情况,导致心肌炎的发病率有所提升。
因此,阳过后,如果仍觉得身体有不适,最好及时进行针对性的体检,排查身体是否存在健康隐患,及早调理和干预,帮助身体恢复最佳状态。
如果有基础疾病,建议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 肺部CT:检查肺部损伤
• 心肌酶:预防病毒性心肌炎
• 肝肾功能检查:检查肝脏、肾脏损伤
• 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抽血):检查心肌损伤
3、做好风险保障
适当的保险配置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往往会在风险来临时才想起来保障,却往往为时已晚。
实则居安更要思危,趁着健康条件允许,趁着一切太平时,早做准备,才能抵抗风险无忧。
更多家庭保障配置、产品选择、投保咨询,联系开心保在线客服,获取1对1解答~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