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三九天,全国多地就迎来了普遍的降温操作。
这一轮的寒流攻势不小,很多小伙伴一觉醒来发现窗外大雪纷飞,气温骤降。
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寒风在脸上拉刀子。
南方的寒是魔法攻击,穿透皮肤浸入骨髓。
还有一种不分地域/性别的无差别攻击,威胁着每一个中老年人 —— 心脑血管疾病。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发病率占到全年70%左右,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暴涨。
尤其是有“三高”的慢病患者,每次降温都是不小的挑战,极易诱发心梗、脑卒中等情况。
心血管病患3.3亿人,全国疾病死因首位!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现病患已达3.3亿人。其中高血压2.45亿,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
心血管疾病冬天发病率占全年的70%
每年冬天都是医院心脑血管科室最忙的时期,很多医院的心内科门诊每天接诊超过1000人,病房基本天天爆满。
死亡率更是夸张。
科普一个“冷知识”:温度每降低1°C,心血管病猝死率将增加5.6%。
我国心血管病占全国疾病死因的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冬季的死亡率比夏天足足高出了 41%。
甚至可以说:冬天的死亡率,一大半都是被心血管疾病拉高的。
心脑血管疾病,过冬更艰难!
我们常说的「老人难过冬」,最主要的原因就来自心血管疾病。
一方面,很多中老年人血压、血脂、血糖异常,心脑血管本就脆弱。
另一方面,饮酒、抽烟等不良习惯使得体质下降,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他们就是冬天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寒冷来袭时,人体为了保持体温会收缩血管,减少散热。但这样会产生2个负作用:
① 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
② 血管收缩变窄,阻碍着血液的流通
自身原因+外部环境,冬天最受伤的群体就是中老年人了……
平安过冬,做好这5件事!
01 做好保暖
外出及时添加衣物,一定要及时做好保暖,尤其是忽冷忽热屋内外温差大更要注意。
02 适量运动
冬天户外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出现供氧不足、心脏缺血等情况,甚至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最好是转战室内运动。
03 饮食调整
适当增加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的摄入。少吃生冷食物,多吃温热的食物来保暖身体。多喝温热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04 控制好“三高”
慢性疾病患者,应坚持遵医嘱服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05 配置兜底保障
除了做好日常防护,兜底保障也要配齐。毕竟,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费用可不便宜且容易复发。
2022年以主要诊断为依据的心血管病患者出院总人次为1225.4万,患者次均住院总费用为17312.8元。
如果是严重的心血管破裂手术,手术费高达20万。这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如果提前配置好保险,就可以把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自己和家人安心治疗养病,不用担心医疗费用的问题。
保障心血管疾病,这些保险很有效
大病来临从来不会提前和我们打招呼,必要的风险保障必不可少。
• 百万医疗险:承担就医看病费用,保额上百万,ICU和外购药都能报销。
• 重疾险:确诊重疾赔一笔钱,用来弥补收入损失,让我们不上班都有钱花。尤其很多产品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二次赔付”责任,保障力度更上一个台阶,很适合有家族病史的朋友。
(点击图片链接,官方入口投保)
(点击图片链接,官方入口投保)
建议大家趁年轻趁健康尽快配置保险,不但能选到高性价比的产品,而且价格也便宜。
因为查出血压异常、甚至确诊高血压后,就很难买到合适的保障了。
已经确诊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也不用着急划走,市面上有一些相对宽松的产品,对于症状较轻的情况是有机会投保的。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