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阿根廷奇娜”突然去世!低血糖的危害,这些致命细节必须警惕

发布者:开心保小助手|发布时间:2025-04-09 09:53:02

4月6日,博主“阿根廷奇娜”发布讣告:“本人杨淙,带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告知各位家人们,吾妻杨奇娜于2025年4月2日上午,因突发低血糖与世长辞,终年38岁。

 

讣告发布后,许多网友感到无比震惊,因为就在几天前,杨奇娜还在该号上更新了两条与家人一起做农活的视频。

 

众多网友纷纷感到惋惜的同时,也震惊于低血糖致命的威力。看似普通的“头晕手抖”,为何能夺走一个健康成年人的生命?

640(1)

低血糖真的能致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我们都对“高血糖”有着更多的认知,反而对低血糖觉得陌生又不具有危险性。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据2024年发布的《中国糖尿病死亡报告》,2019年我国因糖尿病死亡人数超过17万,其中部分死亡可能与低血糖并发症相关(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的患者)。

 

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4874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43.7%的患者至少发生过1次低血糖事件,其中3.9%的患者经历了至少1次严重低血糖事件。

 

而低血糖的致命性,往往要比高血糖可怕得多!

 

低血糖通常被定义为静脉血糖低于2.8mmol/L(非糖尿病患者)或3.9mmol/L(糖尿病患者)17。

 

虽然轻度低血糖表现为心慌手抖出汗等症状,但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 脑细胞不可逆损伤:血糖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若低血糖持续超过6小时,脑细胞会因缺氧坏死,导致昏迷、脑死亡甚至猝死。

     

  • 无症状低血糖更危险: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没有典型症状,直接出现意识模糊、偏瘫或昏迷,极易被误诊为脑卒中。

     

  • 诱发心脑血管事件:低血糖会刺激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梗、脑出血风险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高血糖是慢性的、缓慢的在伤害着我们的身体,那么低血糖往往是突发的、紧急的。

 

在低血糖的抢救中,有着“黄金15分钟”的说法,所以也就更加说明了低血糖的危害性。

640 (2)

低血糖都会有哪些感受?

 

低血糖只会让我们觉得头晕、手抖吗?这可能是最初期、轻微的感受。

 

严重低血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

 

  • 急性脑损伤:严重低血糖可导致脑水肿、认知功能下降,甚至永久性智力损害。

     

  • 心脏骤停风险:血糖过低会干扰心脏电活动,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 跌倒与意外伤害: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能造成跌倒、交通事故等二次伤害。

     

  • 长期认知衰退:频繁低血糖发作可能加速老年痴呆症的发展。

     

  • 代谢紊乱:反复低血糖会触发机体应激反应,反而加剧血糖波动

所以,千万别再觉得只要血糖不高就万事大吉了。

640(3)

哪类人群更易发生低血糖?

 

对于普通人而言,在过度饥饿的情况下,往往都会有心慌、饥饿的感觉,但以下3类人群,属于低血糖的高危群体: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和高血压患者适量服用降压药检测是一个道理,血糖≤3.9mmol/L即为危险信号。

 

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精神异常或嗜睡,易被误认为痴呆或中风。

 

婴幼儿:表现为拒奶、哭闹、冷汗,家长需及时监测。

 

无声杀手”的预警信号:

 

轻度:饥饿、手抖、心慌、冷汗

 

重度:意识模糊、抽搐、昏迷

 

640 (4)

低血糖如何快速急救及预防

 

急救关键——黄金15分钟

 

意识清醒时:立即摄入15克单糖(如4片葡萄糖片、半杯果汁),15分钟后复测血糖。若未恢复,重复补充并送医178。

 

昏迷或无法吞咽:切勿强行喂食,立即侧卧防止窒息,拨打120。

 

日常预防五大措施

 

  •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空腹运动或熬夜,随身携带糖果、饼干。

     

  • 合理用药:降糖药物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 运动科学化:餐后1小时运动最佳,避免剧烈运动后未及时补糖。

     

  • 限酒控糖:空腹饮酒会抑制肝糖释放,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

     

  •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需养成监测习惯,尤其更换药物或调整饮食时。

 

网红杨奇娜的悲剧提醒我们,低血糖绝非“忍一忍就能过去”的小问题。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糖尿病患者,都应做到时刻警惕、定期检测、及时救治,以免后患!

 

相比高血糖,其实低血糖的危害可能更可怕,但却往往容易让人忽视,网红的悲剧也是在不断提醒我们,预防比救治往往更重要!

 

更多关于产品详细条款责任解读、家庭保障方案选择,或者在投保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开心保1V1顾问,获取详细解答

seo保顾二维码

推荐阅读

大护甲6号旗舰版意外险怎么样?有哪些优点?适合哪些人买?

大护甲6号旗舰版意外险怎么样?有哪些优点?适合哪些人买?

重疾险真的确诊即赔吗,太天真了吧!

重疾险真的确诊即赔吗,太天真了吧!

社保新变化:养老金上涨,退休生活能高枕无忧了?

社保新变化:养老金上涨,退休生活能高枕无忧了?

预约下单年金险享惊喜好礼

预约下单年金险享惊喜好礼

预约咨询

  • 问题类型:
  • 电话号码: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扫描下放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保险问答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缴纳生育保险费吗?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不缴纳生育保险费,在职工医保待遇享受期内参照生育保险待遇标准享受生育医疗费待遇,不享受生育津贴待遇。
办理医保“家庭共济”后,就医购药应该使用谁的医保卡?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就医购药都必须使用患者本人的医保卡。家庭共济政策“共济”的是职工医保参保人医保卡个人账户的钱,而非医保卡本身。 医保遵循的原则是“本人参保,本人享受待遇”。家庭共济后该原则不变,参保人依然用自己的医保卡看病就医,按规定享受本人的医保待遇。
只要是家庭成员就可以使用医保“家庭共济”吗?
不是。只有办理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的家庭成员才能享受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政策。 职工医保参保人医保卡里的个人账户基金是可以给父母、配偶、子女使用的,但必须符合两个前提:一是您的父母、配偶、子女也参加了基本医保(包括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二是您办理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灵活就业人员“挂靠代缴”社保合法吗?
灵活就业人员为享受社保待遇、避免社保断缴等找代缴公司“挂靠”社保属于骗取参保资格,涉嫌违法。 按照政策规定,参保人员应按期缴费,符合条件的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 有些公司以社保“代缴”“挂靠”为幌子来实施诈骗行为,出具虚假缴费凭证,实际上并没有为挂靠人办理参保手续,缴纳社保费,最后个人面临着代缴费用被骗、财产受损等风险。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办理社保转移?
灵活就业人员办理社保转移前应先在转入地参保,然后在支付宝上申请办理转移。操作步骤如下:在支付宝中搜索“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申请”,点击“我要申请”,选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申请”,按照内容提示填写信息,即可完成网上转入申请。
查看更多>
正品保险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
管理总局许可
快捷投保

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
省心服务

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
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
品牌实力

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
支付帮助
支付方式 支付说明
保单服务
保单查询 保单验真 变更与取消 保单寄送
理赔服务
理赔指南 理赔报案 理赔案例
服务中心
发票索取 常见问题 隐私声明

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

下载开心保APP下载开心保APP

0/4
产品对比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意见反馈
产品对比关闭

最多可对比 4 款产品

您还没有添加对比产品
清空产品
已选0件产品 开始对比
意见反馈关闭

选择您遇到的问题类型或建议类型

产品
投保
支付
其他
0/500
提交
产品咨询或紧急问题,可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4009-7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