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10月12日保监会正式批准安联大众股权变更申请。安联大众称,公司客户和业务伙伴的利益不会因为公司股权变更而受到影响。在整个过程中,公司的所有业务都保持正常运行。
安联大众有关负责人表示,中信信托和大众保险将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完成交割手续,其中涉及公司更名、工商注册等程序。该负责人还透露,目前安联大众的8位董事会成员中,4位来自安联集团,4位来自大众保险,股权变动之后,大众保险的4位董事成员将由中信信托取代。
中德合资的安联大众人寿保险公司于1999年1月在上海成立,目前注册资本金为2.5亿元,股权变更前,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拥有51%股权,国内财产保险公司——大众保险持有49%股权。中信信托入主后,安联大众的注册资本金和股权结构保持不变。
安联大众的“婚变”再次引起了业内外对合资寿险模式的思考。记者发现,目前合资寿险公司中已有不少公司因各种原因传出“分手”。恒康天安因外方股东恒康被加拿大宏利保险所收购,而宏利已与中化集团组建了中宏人寿,并签署了排他性协议,因此转让恒康在恒康天安的股份成为必然选择。因此种原因而传出股东不合的,还有刚刚获准正式开业的花旗人寿。那么,在中国究竟何种模式才是合资寿险的真正出路?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认为,合资保险公司的困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外资保险集团在与中方股东设立合资寿险公司时,往往附带条件,要求中方股东在政策许可时,优先向其出让控股股权。合资公司被外资保险公司定义为迅速成长的临时平台,中方股东所扮演的则是一个过渡角色。
另一方面,资本短期逐利的性质,似乎很难让中方股东对寿险业6~8年的常规亏损期抱有耐心。一旦超过其心理或财务承受能力,转让股权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在这一点上,安联大众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郝演苏表示:“结束合资寿险尴尬局面的办法是,政府下决心让企业自由选择,允许外商独资寿险企业的存在,而这个时间不会太漫长。”
德国安联集团正在改变其过去6年过于保守的形象,积极推动安联大众扩张。这种调整首先从人事上反映出来。
2005年年初,安联大众总经理冯康君突然被召回国,德国安联健康保险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孟建安空降上海,接任之。而安联大众原常务副总经理蔡文亮跳槽到了中保康联人寿保险公司。
孟建安立即改革组织架构,起用新人。安联大众原战略发展部项目负责人王宾贤在被擢升为广州分公司总经理之后,再次被任命为市场营销总监,其位置排在孟建安之后,两位副总经理之前。
孟建安认为,公司要为个人和团体客户提供一流的保险方案和金融服务。安联大众的产品范围已覆盖包括投资、人寿、健康和意外等所有类型的保险种类。中信信托加入后,德国安联集团将追加安联大众的注册资本金,以加快开设分支机构的步伐,浙江和四川是两个目标省份。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合资保险公司采取的主要模式是外资保险公司与中资大型国有企业联姻,而国企在进入保险业是没有限制的;在中国内地,只有银行不能参股或者设立保险公司的限制。因此,种种迹象显示,极有可能中国工商银行是幕后的真正买家。
至于第二种可能,业内人士分析,在合资保险公司中,外资的持股比例不允许超过50%,安联持有51%股权,已经是特例。德国安联集团要完全掌控安联大众,唯一可能就是通过信托的方式接手另49%股份,一举绕过目前政策限制。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