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浙江的36岁罗女士,刚生下二胎,就被确诊为甲状腺未分化癌。
在此之前,她的家族中已经有8人先后罹患癌症:
奶奶因癌症早早过世,父亲身患四种癌症,哥哥身患淋巴瘤。
另外,她的两位姑姑、叔叔、堂兄、堂弟也罹患癌症……
而她所确诊的甲状腺未分化癌在甲状腺癌症分级中,也算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为什么这个家族会被频频诊断出癌症?
一、罹患癌症是因为基因遗传?
最终,经过基因检测,罗女士父系家族患有李-佛美尼综合征,这种罕见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不同癌症的发生。
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何在罗女士的家族中,癌症如此高发。
癌症、基因、遗传,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好像躲也躲不掉?
值得欣慰的是,据研究统计,目前仅有5%-10%的癌症与遗传有关,而且,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一般来说预后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点击查看大图)
目前来说,癌症的遗传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为大多数癌症是遗传因素、心理因素、饮食因素及生活习惯等下作用的结果。
如果家族中有1人患癌,大可不必到谈癌色变的地步,但如果在直系亲属中(即父母、亲兄弟姐妹、子女等)中有2-3人多发癌症,务必要警惕家族性患癌倾向。
如何判断是否为家族性自身患癌风险高发人群,重点看3个方面:「多发、少见、年轻」
• 多发:近亲中,一人患有多种癌症或多个近期患癌;
• 少见:近亲中,罹患的癌症是较为罕见的一种;
• 年轻:近亲中,患癌年龄过于年轻化,甚至30岁以下。
这类高发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重早期筛查、减少致癌因素、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注重早期筛查: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从发病到晚期通常需要5-20年的时间。
有家族史的人群可以向医生咨询家庭癌症遗传的相关特征,定期筛查,必要时最好一年1-2次。
■ 减少致癌因素:
虽然癌症的风险取决于致癌基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但根据权威医学杂志《自然》上的一项研究,70%-90%的原因在于后两者。
所以如果有癌症家族史风险,更要注意在生活中减少对化学致癌物的接触,降低易感基因发生癌变风险。
例如霉变食品中的黄曲霉菌,食欲和熏烤类食物含有的多环芳径,腌肉和腌菜中的亚硝酸盐等。
■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膳食、规律运动、保持合理体重、改掉不良的生活作息、戒掉烟酒,多方面增强免疫力也有助于防癌。
虽说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是引发癌症的主要原因,但基因风险也并不能轻易忽视,小开整理了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癌症的风险及自查办法:
二、面对癌症的高发,我们该怎么办?
近年来,尽管医疗技术已经有了巨大发展,但癌症依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
2020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457万,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300万,新发癌症人数居世界之首。
这意味着,在中国,平均每分钟有超过9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分钟有超过5个人因癌症离世。
根据《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可见,癌症的低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
(来源:《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
在治疗癌症的花费方面,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因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了2200亿。
(点击查看大图)
值得庆幸的是,在过去的10余年里,恶性肿瘤的生存率长在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约40.5%的5年相对生存率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大约10个百分点。
早筛查、早治疗、积极面对、带癌生存这些都成为应对癌症的常规办法,而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手段无论放到哪一项来说都需要真金白银。
除了手术根治外,放疗、化疗、免疫疗法、靶向药,在用药方面,医生总会征求患者的意见:用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但是越好的药,往往意味着价格更高、未进医保、需要自费。
一盒动辄三四万元的靶向药,两个月就要吃掉一盒,一年吃掉一套房也真不是夸张。
有的家庭有一年吃一套房的底气,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这可能是一个还没开始选就意味着结束的话题。
还有曾轰动一时的奕凯达、贝诺达这些「CAR-T」抗癌针,据说能一针「消灭」癌细胞。而它的价格也很明确,一针就是120万。
健康是无价的,但健康又是有价的。
我们见过太多的人财两空,最后家财散尽、债台高筑,人也撒手远去。
癌症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关乎整个家庭的命运,我们无法让风险不发生,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将影响降到最低。
提前做好保障,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让家人安心。
20年保证续保百万医疗险,
癌症特药最高报销200万,100%报销
就医住院可作为医保外的补充↓↓↓
癌症赔付可「无限次」,给自己稳稳的保障
确诊即赔,弥补后续因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