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喝的饮料里,有些真的糖分“爆表”了

发布者:开心保小助手|发布时间:2023-11-30 16:12:33

今年夏天, 在上海的小伙伴们发现,身边的超市悄悄有了新变化,饮料区也掏出了「红牌」。

 

  • 红色标识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 橙色提醒「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

  • 绿色标识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

image

(图源网络,侵权删)

 

这些虽然不是对饮料的健康等级进行直接划分,但也侧面提醒大家,含糖的饮料要适量饮用。

 

为什么要这样标识?

 

今年11月初,全国首部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融合立法的条例《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倡导科学合理膳食,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等健康饮食行动。

 

在此之前,在上海疾控中心的指导下,上海就已经有百余家店铺试点悬挂「红橙绿」三色标识,提醒消费者适当购买含糖饮料。

 

为什么大家如今对糖这么警惕,谈糖色变呢?

640(1)

为什么人们「谈糖色变」?

 

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工作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

 

同时,糖类也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之一,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可以说,糖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关键物质之一,而几百年来,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糖也成为了人们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糖又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导致的隐患越来越凸显,现代社会也面临着与糖相关疾病的流行。

 

加工食品中的隐藏糖分和高糖饮料的广泛消费,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比如,过量的糖摄入导致了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的激增,连买商业保险,都会对肥胖进行限制。

 

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irculation》发布的一项针对11.8万美国人的34年随访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

 

甚至有研究证明,与水果相比,鲜榨果汁的糖分也要更高,更易诱发癌症风险。

image (1)

(图源网络,侵权删)

 

 

糖,令人愉悦的口味又让我们欲罢不能,「控糖」甚至「戒糖」又让我们如此难以做到。

 

在大家难以做出取舍时,「低糖」「无糖」「0糖」饮料仿佛成为了最好的「解药」。

 

点一杯「五分糖」的奶茶成了我们最大的妥协。

 

「0糖」气泡水仿佛终结了高糖、碳酸的罪恶感。

 

我们就这样肆无忌惮地享受着「无糖肥宅快乐水」所带来的快乐,

 

但是,「0糖」真的就健康吗?

640 (2)

「0糖」真的就健康吗?

 

市面上很多食品都说自己「无糖」,而国家对于「无糖」是有明确标准的:

 

  • 每100g(ml)所含的糖不超过0.5g,就算「无糖」。

  • 每100g(ml)所含的糖不超过5g,就算「低糖」。

 

糖有很多种分类,生活中吃的糖多指各种单糖和双糖。一般来说,如果不含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以及蔗糖、麦芽糖、乳糖、海藻糖等多糖,就基本可以确定产品中没有「游离糖」。

 

然而,没有「游离糖」≠无糖 。

 

一些食品本身的主要成分就是糖,如蜂蜜、水果(汁)等,只要配料表中看到这些,就不可能是「无糖」的。

 

而且「无糖」也只是说明其符合国家标准,并不是真的没有糖。

 

市面上常见的「无糖」饮料,都是加了甜味剂: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和安赛蜜等等。

 

甜味剂是一种普遍的食品添加剂,与糖相比,它有甜度高、热量低、更健康的特点。

image (2)

 

然而,0糖的风险依然不容小觑,这些甜味剂没有能量,但其甜味作用能干扰人的代谢,增加食欲。

 

喝无糖饮料虽然能减少部分能量摄入,但这些甜味剂的甜度是普通蔗糖的几百倍,会更加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让人们想吃更多食物,总摄入能量还是增加了。

 

长期饮用无糖饮料,不仅会改变人体葡萄糖代谢,影响肠道菌群健康,增加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风险。

 

甚至还有跟踪调查发现,摄入更多人造甜味剂的参与者的全癌风险比无摄入组多出17%,认为人造甜味剂会增加癌症发生率,阿斯巴甜尤为明显。

 

所以,还是不要迷信「0糖」、「无糖」,比起替代糖,好的选择还是坚持健康的饮食,无论是含糖饮料、低糖饮料、甚至无糖饮料,都比不上白开水来得健康。

640(3)

关于糖,还有这些需要注意

 

我们都知道,不是糖吃多了就会得糖尿病,但是。高脂蛋白饮食、高热量饮食导致肥胖后,特别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基础。

 

截止到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者约为1.14亿人,超过印度和美国,稳居世界第一。 

3903988588

(点击查看大图)

 

无论是肥胖还是糖尿病,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在商业保险里,都会对此有相关的限制。

image (3)

(某百万医疗险对糖尿病的健康告知限制)

1726539271

(某重疾险对BMI的健康告知限制)

 

买不了保险是小事,而影响健康就是大事了。

 

所以,最好从现在开始减糖控糖,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和高纤维食物、少放调料少吃外卖、多吃含锌铬食物。

 

饮食,运动,护肤,内外兼顾才能真正抗老,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更好地享受生活~图片

 

关于更多身体健康状况异常投保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咨询开心保在线顾问老师,获取1对1专属服务~

seo保顾二维码

推荐阅读

买20年长期医疗险,该如何填写健康告知?

买20年长期医疗险,该如何填写健康告知?

【年金险】年金险产品怎么选?预定利率4.025%年金险产品全面测评

【年金险】年金险产品怎么选?预定利率4.025%年金险产品全面测评

城市普惠型医疗保险来了,它能否取代商业医疗保险?

城市普惠型医疗保险来了,它能否取代商业医疗保险?

预约下单年金险享惊喜好礼

预约下单年金险享惊喜好礼

预约咨询

  • 问题类型:
  • 电话号码: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扫描下放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产品测评

小青龙3号少儿重疾险来了!6大升级亮点速看→
重疾险 骨髓移植/自闭症关爱
超级玛丽11号重疾险调整了哪些责任?性价比如何?
重疾险 升级价更优,癌症无限赔
金医保百万医疗险怎么样?适合谁买?
医疗险 20年保证续保,无理赔免赔递减
大黄蜂10号全能版少儿重疾险怎么样?性价比高吗?
重疾险 赔付无限次,保障不封顶
查看更多>

保险问答

健康保险中的等待期是什么意思?
所谓“等待期”,是健康保险中特有的时限规定。投保健康保险后,保险公司审核了被保险人的健康资料,同意承保,但还需要经过一个合理期限,保险公司才能受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理赔申请。所有健康保险合同,均有明确的时限规定,只是每个保险公司规定的时限不大一样。一般来说,疾病住院险是30天;女性疾病与某些特定疾病是120天;重大疾病险是90天。如果等待期内出险理赔是无法获得赔偿的,所以大家需要注意等期待的时间限制。
标体承保、除外承保是什么意思?
标体承保:也叫标准体承保,指提交的投保申请,经过审核确定符合投保要求,保险公司不会附加任何条件,按照产品的标准保费进行承保。 除外承保:经审核,被保险人在投保前已有疾病或症状,保险公司对该疾病及其并发症除外进行承保。
重疾险保额买多少合适?
首先,保额至少要能够覆盖重疾医疗费。其次,后续面临的康复费用、收入中断等,这些也要算进去。因此,重疾险的保额买多少,可以套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公式:重疾险的保额=治疗费用+康复费用+收入补偿。最后,根据预算确定保额。建议保费不高于年收入的10%,保额为年收入的3-5倍为佳。
甲状腺结节可以投保重疾险吗?
有结节一般是可以投保重疾险的,但具体情况取决于结节的性质、位置、分级以及保险公司的核保政策。在购买重疾险时,保险公司会要求进行健康告知,这意味着客户需要如实提供包括结节在内的所有健康相关信息,审核结果一般分为:除外承保、要求等待期或加费承保、正常承保。建议客户在投保前咨询一下保险顾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核保。
出门旅游需要买意外险吗?
购买意外险是出门旅游时的一个明智选择,它能为您提供额外的保障。出国旅游时,建议购买境外旅行保险,它能为您的旅行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在购买保险时,您需要注意保险责任范围、免赔额、理赔流程等重要细节,并选择信誉度高、理赔服务好的保险公司。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您购买到合适的保险,让您的旅行更加安心。
查看更多>
正品保险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
管理总局许可
快捷投保

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
省心服务

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
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
品牌实力

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
支付帮助
支付方式 支付说明
保单服务
保单查询 保单验真 变更与取消 保单寄送
理赔服务
理赔指南 理赔报案 理赔案例
服务中心
发票索取 常见问题 隐私声明

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

下载开心保APP下载开心保APP

0/4
产品对比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意见反馈
产品对比关闭

最多可对比 4 款产品

您还没有添加对比产品
清空产品
已选0件产品 开始对比
意见反馈关闭

选择您遇到的问题类型或建议类型

产品
投保
支付
其他
0/500
提交
产品咨询或紧急问题,可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4009-7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