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10年期已到!体制内,到底还香不香了?

发布者:开心保小助手|发布时间:2024-05-27 11:13:14

十年的时光太快了。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开始试点,过渡期10年,

 

今年,10年过渡期将结束,养老金即将正式「并轨」。

 

最近,关于养老金并轨,讨论的人也特别多,大家都在说,体制内的养老金要「大缩水」了,将来可能会减半……

 

真的如此吗,铁饭碗不再铁了?

 

带着这个疑问,今天小开就来和大家浅谈一下:

 

养老金并轨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养老金并轨后,大家的养老金,真的就一样了吗?

seo保顾二维码

(扫一扫识别二维码)

640(1)

养老金并轨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之前讲过,20813:1的公考录取比,也挡不住年轻人的考公热情。

 

近几年之所以考公热,除了体制内工作稳定,不怕35岁失业外,很多人还有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退休金。

 

过去,我们一直实行养老金双轨制,也就是体制内外有两套养老保险模式。

 

体制内的退休金,由国家和单位承担,个人无需缴费,发放资金由中央/地方财政承担,领多少主要看工作年限和职级。

 

而体制外,则需由个人与企业按比例缴费,发放资金由社保基金承担,退休后能领多少,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所在地平均工资以及个人账户余额等,都会有影响。

体制内外退休金对比

关于退休金的领取问题,通常我们会用养老金替代率来衡量。

即,劳动者退休后,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

222222

此前,如果在体制内退休,退休金最高可以拿到退休前工资的90%,而在体制外退休,能拿到退休前工资的50%就已经是较高的水平了。

 

通过替代率就能很清楚的发现问题:

 

甚至还够不上国际通用的「养老金替代率」的最低标准——

 

1)养老金替代率 > 70%,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

2)55%<养老金替代率 <=70%,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3)养老金替代率 <= 55%, 生活水平对比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

 

要知道,年轻时没花钱很辛苦,老了以后没钱花更辛苦,大家都想进体制,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参保人数下降,退休人员却不断上升,养老金储备捉襟见肘。

 

为了避免养老基金更大的缺口,从2014年10月开始,国家设置了十年过渡期,公务员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要实现并轨。

 

也就是说,到2024年9月底,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渡期就会结束(个别地方到12月结束),

 

届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实现并轨,采取同样的缴纳和领取方式,即基础账户与个人账户结合进行计算。

640 (2)

养老金并轨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那么,养老金并轨对我们有哪些影响呢?

 

养老金并轨后,跟企业职工没什么关系,主要受影响的,是体制内的人群,而且不同类型的人影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如果2014年就已经退休,则各方面待遇不受影响,

 

如果2024年之后退休,也相对简单,采用与企业退休人员相同的方法,将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相加,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核算,得出的结果就是实际养老金数额。

 

最复杂的就是10年过渡期内退休,即2014年-2024年退休的人群,

 

他们从从2015年起。会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累计缴费年限(不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不超过10年。

 

而在养老金的核算上,则要通过新老两种办法计算,然后将两者的数据进行对比,

 

如果老办法的结果高于新办法,就按照老办法发养老金,

 

而如果新办法高于老办法的话,则就在老办法的基础上加上两者的差值,并且待遇差还要乘以相应的比例,在「老办法」基础上逐年增加10%。

 

总的来说,以2014年为界限,退休越晚,缩水量可能就越大,


有人估计,养老金并轨后,体制内人的养老金至少要缩水两三成甚至更多。

640(3)

以后大家的退休金都一样了吗?

 

很多朋友还有疑问,既然养老金并轨了, 那么以后大家的退休金就都一样了吗?

 

其实也不是,毕竟体制内外的缴纳基数、缴纳年限不一样,职业年金也有差别,想完全一致,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更何况,大家争着进入体制内,也正是看中了它的稳定性,

 

而在体制外,能不能熬到35岁,以及35岁以后万一被裁还能不能找到新工作,真是个未知数……

 

《被裁员了,我的社保怎么办?》>>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体制内外,都要早给自己做打算了。

 

其实仔细留意大家也能看出来,以前大家都羡慕体制内稳定,而今体制内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微信图片_20240523175327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降薪、缓发工资比比皆是,有人的绩效工资过了两年还没发。


体制外那就更不用说了,安全退休本来就难,

 

即使退休了,养老金替代率(指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仅有40%左右,

 

养老金怎么算?

 

每月到手的养老金 = 月基础养老金 +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与 社会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 有关,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与 个人缴纳的总保费 挂钩。

养老金

想要更详细的养老金计算方案?联系开心保在线顾问老师测算→【点此了解>>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

 

一方面,要坚持缴纳社保,保证基础养老金,即使失业,该灵活缴纳也要缴。

 

《社保挂靠代缴,竟然可能会坐牢?》>>

 

另一方面,要提前给自己储备好商业养老金,

 

趁自己年轻还能赚钱,每年存一笔钱,长期复利下来,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而且一定要锁定长期、稳定的收益,比如年金保险 和 增额终身寿险 ,

 

它们的保单价值增长不受经济环境的影响,锁定长期利益,真正实现保值基础上的增值。

 

在此,也给大家提供几点配置思路:

 

1、参考40%的退休金替代率,来算算自己的退休金以及退休实际需要的金额,确保退休后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以此为基础来配置保额;

 

2、如果投保的目的只是为了未来的养老生活或者子女的教育,并确保投入的资金长期持有,可以重点考虑养老年金险;

 

3、如果投保后可能会有多个用钱场合,而且更关注灵活度,投保增额终身寿险相对会适合些,它的加减保灵活度比较高;

 

4、除了年金保险 和 增额终身寿险,还可考虑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账户每年最多可以存入12000元,退休(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后可以取出,在账户里就能通过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产品,一站式解决财富管理问题,还能抵税。

 

当然,在此之间,基础的重疾、医疗、意外身故等风险还是要规划好,万一不幸遭遇大病或者意外来临,还能有个底气,

精选产品1精选产品-重疾超级玛丽10精选产品-大麦旗舰精选产品-金医保精选产品-小青龙3号精选产品底框

更多关于个人保障方案、养老规划等,可以咨询开心保在线顾问老师,获取1对1解答→【点此咨询>>

seo保顾二维码

(扫一扫识别二维码)

推荐阅读

俄亥俄州氯乙烯泄漏,危害比你想象中大得多

俄亥俄州氯乙烯泄漏,危害比你想象中大得多

哪些人更适合买增额终身寿险?

哪些人更适合买增额终身寿险?

适合养老的年金险,月缴vs年缴怎么选更合适?

适合养老的年金险,月缴vs年缴怎么选更合适?

【重疾险】重疾险的疾病种类越多越好?80种和100种有多大区别?

【重疾险】重疾险的疾病种类越多越好?80种和100种有多大区别?

预约咨询

  • 问题类型:
  • 电话号码: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扫描下放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保险问答

生育险报销的具体条件和流程?
一、所需材料:身份证明、婚姻证明、生育证明、医疗费用票据及清单及其他材料。 二、报销流程:1.准备材料,2.提交申请:部分地区支持通过社保网上服务平台或手机APP进行线上申请,上传相关材料即可或者也可携带准备好的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生育保险定点医院窗口进行线下申请。3.审核材料,4.费用结算:审核通过后,社保经办机构会将报销费用直接转入参保人或其指定账户。若选择定点医院直接结算,则可在出院时直接刷卡结算生育医疗费用。
生育险交满多久,生孩子的时候可以报销?
根据规定,女性职工需要连续缴纳社保满一年以上,且需要满足生育政策规定,才能报销生育医疗费用,获得生育津贴。由于生育保险在各地规定不一,因此具体条件要以当地社保局的要求为准。
既往症是不是都不能赔?
不一定,需要分情况看。 如果是健康告知时隐瞒了病情,在后续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一旦调查出了既往症病史,就可能会此为由拒赔; 如果健康告知时如实告知,核保后正常或加费承保,后续因为该疾病出险了,一般可以正常理赔; 健康告知时如实告知,核保后正常或加费承保,后续疾病发展为其他疾病的,发展的疾病一般可正常理赔。
第三者责任是什么?
第三者责任保险常见于车险、旅游险、意外险等,是指被保险人由于自身的过错、疏忽等给第三方对象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或依惯例须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人承担的保险。
老人有三高,可以买什么保险?
1.防癌险/防癌医疗险;2.惠民保(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3.意外险;4.特定疾病保险;5.终身寿险(储蓄型)。三高人群投保的关键是“风险转移”,优先覆盖最迫切的医疗费用风险,不必追求全面保障。同时,配合医生治疗、控制指标,能提高未来投保成功率。
查看更多>
正品保险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
管理总局许可
快捷投保

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
省心服务

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
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
品牌实力

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
支付帮助
支付方式 支付说明
保单服务
保单查询 保单验真 变更与取消 保单寄送
理赔服务
理赔指南 理赔报案 理赔案例
服务中心
发票索取 常见问题 隐私声明

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首次关注立得50积分

下载开心保APP下载开心保APP

0/4
产品对比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意见反馈
产品对比关闭

最多可对比 4 款产品

您还没有添加对比产品
清空产品
已选0件产品 开始对比
意见反馈关闭

选择您遇到的问题类型或建议类型

产品
投保
支付
其他
0/500
提交
产品咨询或紧急问题,可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4009-7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