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个话题:外资医院要来了。
9月,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在工作通知中提到,拟允许在北上广深等城市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有人说:外资医院来了,给大家带了更多的就医选择。
也有人说:外资医院来了,好医生会越来越流向私立医院。
但最让大家关心的就是,
随着外资医院的成立,日后好的医疗资源逐渐向私立医院倾斜,
那手上的医保和百万医疗险,还有用吗?
外资医院来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外商独资医院,指的是境外投资者全资拥有和运营的医院。
这次允许外资医院试点,是分层医疗的一步重要举措。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会有不小的影响。
可以提供更多的就医选择,除了既往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以后还有外商独资医院可以选。
不过也会有担忧的问题:
社保能不能用,医疗险能不能用?外资医院看病会不会很贵?
我们首先说社保。
外资医院会不会支持社保,现在还不好说;
但可以参考借鉴的是,国外的社保也都只支持公立医院,
即使要求外资医院支持医保,想来报销比例也不会很高。
普通的百万医疗险就更是如此了,普通的百万医疗险也是以保障最基本的医疗需求为主。
就医的医院也多明确规定「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私立医院都不在保障范围内。
而且,与公立医院不同,外资医院竞争优势就在于就医环境、服务、体验等,所以价格也会更高。
更好的医疗资源、更好的就医体验、更先进的医疗手段,意味着跟高的就医费用。
有没有解决方案呢?
当然有,那就是介于百万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之间的 中端医疗险 。
很多人觉得中端医疗险离自己很远,一定很贵,但其实真不是。
对普通人来说,不用踮脚也能够到了。
中高端医疗险VS百万医疗,怎么选?
在说中端医疗险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主流医疗险的分类。
百万医疗险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价格低,保额高,能解决在公立医院看病的天价医疗费用。
如果说百万医疗险只是解决有钱看病的问题,那么中高端医疗险则是在解决有钱看病的基础上,享受医疗「特权」。
中高端医疗险的就医机构范围,从公立医院普通部,拓展到了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甚至一些指定的私立医院。
如高端医疗险会支持港澳台、日韩、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海外医院报销。
中高端医疗险报销可不受医保身份限制,还可选0免赔。
在中高端医疗险中,高端医疗险的医疗资源和服务更顶尖,价格也就贵得更突出,
所以,相比较而言,中端医疗险则实现了保费和优质医疗资源的平衡,不会太贵,又能享受比公立医院更好的就医体验。
而且,随着医保DRG改革,中端医疗险的就医医院、外购药责任,能让患者尽可能避免DRG对疾病分组的定价约束,享受更多进口药、先进医疗器材等。
信美相互医家医中端医疗险
说起中端医疗险,我们来看看这款 信美相互医家医中端医疗险 :
• 可选0免赔,社保内外药品/诊疗费用100%报销
• 6年保证续保,保证续保期内最高800万保额
• 覆盖256所知名民营/私立医院更广泛
• 特需版同步国际尖端诊疗技术
• 家庭成员方案自由组合,家庭投保最高85折
• 覆盖诊疗前/中/后全方位医疗服务
30岁以有社保身份投保信美医家医,选择计划一,免赔额1万元,基础责任+200万医家医特药责任,一年仅557元,
这个价格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就医服务和技术,是非常划算的。
非常适合为全家人配置,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
毕竟带孩子在普通住院部就医的糟心体验,大家都深有体会。
建议大家在投保家庭单时,可以优先给孩子安排0免赔版本,毕竟孩子小,免疫力低,经常会有个头疼脑热的情况,0免赔就医体验更好。
成年人和老人则可选择一万元免赔额版本,保费更低,同样也不影响保障大病风险。
总结
现在百万医疗险都比较普及,看病就医还是有保障的。
但有条件的话,更建议大家为自己和家人配置中端医疗险,
它能管的,不只是私立医院的医疗费用,更是稳定可控的就医质量和体验,以及对医疗资源的选择权。
关于产品责任或者保障规划,如果还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开心保在线顾问老师,获取1对1解答↓↓↓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