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之下,国家统计局在5月11日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
最新的统计中,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相比,全国人口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从0.57%下降到0.53%。
有人可能觉得人口普查和自己没太大关系。
事实恰恰相反,普查信息对国家完善就业、医疗、养老、收入、消费、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优化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城乡道路建设等也是意义深远。
不过,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
接下来,小开就解读三个和大家息息相关的数据:
一、教育普及和学历“内卷”
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2020年第七次普查与2010年相比:
①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从8930人提升到15467人;
②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08年提升到9.91年;
③文盲率从4.08%下降至2.67%;
国民受教育状况改善,反映了我国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此外,还有一项数据值得关注:
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已经达到21836万人。
在社会科学上,“工程师红利”的理论也应运而生。
十多年前大学扩招的时候,人们还感叹“大学生遍地走”,但现在已然发展到学历内卷的程度。
很多家长把教育的压力释放到下一代。
“鸡娃”、买学区房,成为80后、90后家长的奋斗日常。
热播剧《小舍得》就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家长对子女教育、阶级滑落的焦虑感。
未来的职业教育或许是就业差异化的一个重要探索渠道。
年初争议最大的【未来上海普高录取率仅50%】,或许也更是印证了这一趋势。
二、性别比缩小
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
总人口性别比从105.20%下降至105.07%,出生人口性别比则从118.1%下降至111.3%。
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
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
从数据上看,国内男性人口比女性高出3490万。
其中,辽宁、吉林两省的女性人口已经跑赢男性,黑龙江、河南的性别比也低于101。
而性别比最高的广东却高达113.08,即每100人中,男性就比女性多了6个人。
以至于有很多网友表示:“决定回东北老家找女朋友。”
三、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在人口年龄构成上:
①0-14岁人口25338万人,占比17.95%,提升1.35%;
②15-59岁人口89438万人,占比63.35%,下降6.79%;
③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占比18.7%,提升5.44%。
与2010年普查相比,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小幅回升。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深,未来将持续面临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
而育龄妇女人口下降、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时间推迟,成为抑制人口增长的三大因素。
从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看,辽宁、吉林、黑龙江和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均超过23%。可以看到,东北三省人口老龄化压力是非常明显的。
在延迟退休还没真正纳上议程的时候,民众对生育率、人口老龄化、养老等话题可能还不敏感。
但现在人们对养老话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据刚发布的《国人养老准备报告》显示:至少70%的90后开始考虑养老。
因为从长远看,普通人很难只靠退休金来保持优质的养老生活。
搞钱、副业、炒币、炒基,已陆续成为各类年轻人的新潮选择。
但是依然有一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据全国老龄委数据,2020年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4200万,相当于每6位老人中就有1位生活无法自理。
好在,国家对老人失能问题早已推出了长期护理险试点政策。
到2020年,长期护理险的试点时间已经过了四年。
已经有数十个城市加入到了试点名单:
只要是参加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和退休人员都可以参保。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9年,长期护理险服务已惠及近50万失能老人。
如果说目睹了身边鸡娃jbql(鸡不起来)的残酷现实,宁愿不生娃。
为了不随便凑合找一个搭伙过日子的人,宁愿享受单身。
但谁都无法逃避的就是第3个问题,终有一天我们会老去。
这次人口普查勾起了很多关于老龄化和养老话题的讨论。如果想真正从容面对失能和养老风险,我们都需要哪些准备呢?
首先,疾病和失能是困扰老龄人群的两大主要风险。
俗话说的好:生老病死谁都无法逃脱,但在疾病的面前,能有足够的金钱支持,定会从容很多。
无非有两大原因:重大疾病、意外事故;而这两项最容易带来的就是身体失能。
比如脑中风、瘫痪、脑损伤、交通事故等等,都有很大的概率会造成身体失能;身体失能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除了康复之外,更重要的后期长期的护理。而同样护理所带来的最大的考验就是资金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能否通过配置商业保险来找寻到解决办法呢?
1、意外险
失能人群中,很多是由于意外导致的高度残疾。
如果配置了足额的意外险,万一风险来临,用意外险所赔付的残疾保险金进行治疗,就能很好地应对意外风险。
2、重大疾病保险
重疾不仅会导致长期收入损失,和高额的住院医疗费用,很多人甚至会完全丧失基本生活能力。
比如恶性肿瘤和一些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符合重疾险赔付标准,就可获得高额理赔。
开心保独家定制重疾险即将上线!提前咨询保顾了解产品详情,惊喜不断↓↓↓
3、寿险
除了保身故责任,现在很多定期寿险都保障全残,只要达到相应的伤残状态就可以获得寿险赔付。
和意外险只保意外不同,寿险不管是疾病还是意外,都在保障范围内。
当然,重疾险、意外险、定期寿险都是用来应对重大风险的。
如果想要提升养老品质,这些还远远不够。
尤其对于中高净值家庭来说,他们的资产积累可能是花了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慢慢实现的。
因此,保全这些资产的「安全性」应该是优先考虑的,而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已经成为新的选择:
通过更稳健的资产配置结构,去规划一部分家庭资产。而不是动用全部资金去梭哈,仍然通过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再次实现财富快速翻倍。
除了股票、投资、储蓄,一些能够综合保障、理财、储蓄优势的增额终身寿险、养老年金险则是非常好的基础配置选择。
我们对生活的追求有时候不仅仅局限于时间的长短,品质也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对于乐衷追求精致的80、90后来说,虽无须过度的焦虑,但未雨绸缪还是要有的。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