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的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大多数人都停留在社保养老的基础上,真正体现强大生命力的个人养老则还不为人们所熟知,在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然理财养老的模式下,人们缺乏对个人养老模式的探讨,这也正是保险企业需要努力的地方。
现在,人们对于中国人寿养老保险的认识还停留在社保上,中国人寿提倡个人养老模式亟待建设。对于保险的认识能加强个人养老保险模式的发展。
目前,我国居民的养老方式主要由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理财养老组成。由于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均寿命延长,中国人的养老成本在不断攀升。粗略计算,在大中城市,夫妇二人退休后从60岁至88岁仅食品消费支出就高达100多万元人民币,其中还不包括住房、医疗等大额支出。
政府提供的中国人寿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体系的基础,据统计其发放的目标替代率(养老金与退休前收入之比)不超过58%,不仅不能保障个人退休生活水平,而且也无法应对养老所需的医疗、护理等额外支出。值得关注的是,日前有专家披露,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只有1500多亿元,“空账”超过1.3万亿元。“现收现支”的养老体系随着人口红利期的结束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这意味着,我国中国人寿养老制度面临是否可持续的难题,不能完全适应未来社会养老需求。
在社保养老之外,家庭养老仍是我国主流养老方式,但我国未来的人口结构问题日渐突显:人口总量多、工作人口少、人口老龄化三个特点同时并存。因此,在“4-2-1”的家庭结构中,未来家庭养老实属独子难当。据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对农村的调查显示:15%的家庭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
而在理财养老中,传统储蓄理财日益受到通货膨胀的吞噬。要保证养老资金的足额、安全、增值、专用等,具有高风险的房产、股票、金融衍生品等理财方式,更是把未来寄托在未知数中。而此时,中国人寿养老保险正弥补了传统储蓄和高风险理财的不足。
专家表示,完善的养老保障应该由30%的社会养老保险、30%的企业年金和40%的个人理财养老组成,也就是说,晚年的生活品质很大一部分是靠个人在职时的养老理财方式选择。因此,在现有社会条件下,由社会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组成的的养老模型亟待建立。
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人寿养老保险作为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有责任有义务开发适合本土市场的专业养老产品,也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推动国内个人养老模型的建立和普及”。
目前消费者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要求很多,在投保范围、返还时间、固定利息、满期时间、本金安全性和领取便利度方面都有期待,尤其是对分红高、保障全的养老保险产品更加热衷。
老龄化问题正在颠覆传统的养老模式,而基本养老保险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面对庞大的“有品质的养老”市场需求,商业保险公司正积极拼抢未来市场。对此,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管理咨询副总监杨桦认为,险企应加大养老、医疗、护理类产品的综合研发和供应,推出创新的差异化产品。
以中国人寿养老日前推出的鑫裕养老保险组合产品为例,其以模块化的方式和发展的思路,解决一个人从中青年向老年逐步迈进过程中的多种主要人身保障需求,有“突出各个人生阶段的保障重点、保障40种常见重疾、引入护理保险概念、长期意外伤害保障责任”等特点。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苏恒轩认为,保险公司应该在分析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及未来发展、参考国内外商业化保险公司同类产品设计思路的背景下,创新地推出具有自利性的养老保障解决方案。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键对比省心服务
电子保单快捷变更安全可靠
7x24小时客服不间断品牌实力
12年 1000万用户选择